青藏雪域第十天
第十天:102年4月29日(星期一)
拉薩→墨竹工卡→米拉雪山口→尼羊河谷→巴松措→林芝
今天早上可以再度悠閒的在住宿大飯店的餐廳享用早餐,坐在窗邊可以欣賞在晨曦中的布達拉宮,今天就要離開拉薩,何時能再看到布達拉宮的雄姿呢?
晨曦中的布達拉宮別有一番風味
AM8:30遊覽車駛離拉薩市區,沿著G318國道往東,道路兩邊拉薩河的谷地相當寬廣,可以看到已經種植作物的農田,吃草的犛牛群。車子來到墨竹工卡,這裡是藏王松贊干布的出生地,在路邊有一塊紀念碑,紀念碑的對面有牌樓,紀念館,因為行程的關係,團員只能拍照,沒有進入參觀。這裡也是墨竹工卡甲瑪生態保護區,有小溪、草地、吃草的牛、馬。
在道路兩旁吃草的犛牛
道路兩側的雪山
以小型耕耘機耕田的農民
松贊干布出生地指示牌
松贊干布出生地紀念碑
松贊干布出生地大門
松贊干布出生地紀念館
墨竹工卡甲瑪溼地石碑
甲瑪溼地景觀
甲瑪溼地景觀
甲瑪溼地景觀
甲瑪溼地吃草的犛牛
藏式民房與田地
離開墨竹工卡,地勢越來越高,車子兩側儘是積雪未化的山頭。經過蜿蜒的山路來到米拉雪山口,海拔高度5013公尺,這幾天在西藏經過的地區都在海拔3000公尺以上,身體對於高原的反應已經適應。下了車,一樣藍天、白雲、雪山、經幡、低溫。這裡除了大石碑外,還有三隻大犛牛的塑像,犛牛的脖子上掛著黃、白色的哈達。
米拉雪山景觀
米拉雪山
米拉雪山
米拉雪山山口的犛牛塑像
海拔5013公尺的米拉雪山山口
中途在路邊的餐廳用午餐,這家餐廳的廁所也是要收費¥1元,用完餐有一位藏族青年向團員兜售冬蟲夏草,有的團員花極少的錢跟他買,事後導遊說,這個季節不是採收蟲草的時候,而且價格如此便宜〈一支¥10元〉,根本是假貨。
在餐廳兜售蟲草的藏族青年人
這幾天看到的手工藝品、藥品、食品都不敢買,藝品不知真假,藥品不知藥效、副作用,食品不知是否衛生。
道路沿途的山谷
用完午餐,繼續往林芝前進,在道路旁的河流已經變成尼洋河,河中矗立著一塊巨石,上頭用紅漆寫著「中流砥柱」,這裡也成為團員取景拍照的地方。車子沿著尼洋河前進,兩邊藏族房舍的屋頂由平頂變成斜頂,因為此地雨量比較多。在車子前進的同時,讓我想到台灣歌手沈文程創作的歌曲名為「尼洋河上的月光」,這首歌敘述的是,沈文程以前主持「大冒險家」節目來到西藏出外景,在拉薩的大昭寺碰到一位小男孩跟他們乞討,小男孩表示他母親生病,他被父親從尼洋河畔的小村落帶到大昭寺,在寺前要磕十萬個長頭祈求佛菩薩保佑他的母親,後來沈文程他們經過尼洋河時就想到小男孩,回到台灣自己創作了「尼洋河上的月光」這首歌。這幾天來我一聽到這首歌,就想到大昭寺前,虔誠的藏族同胞轉經輪、磕長頭的情景,以及向遊客要錢、要物品的藏族的小孩。
尼洋河谷
尼洋河谷
尼洋河的『中流砥柱』
中流砥柱巨石
中流砥柱標示牌
傍晚時分下著小雨,我們來到巴松措,入口大門懸掛「國家AAAA級景區巴松措」,購買門票¥45元,換成中巴才能進入景區。巴松措又名錯高湖,“錯高”在藏語中意爲綠色的水,湖面海拔3700多米。湖形狀如鑲嵌在高峽深谷中的一輪新月,其實是個堰塞湖,因為下著小雨,團員們小心翼翼的沿著石階來到湖邊,距岸邊大約一百公尺處有一座小島名爲紮西島,傳說該島是空心島,就是島與湖底是不相連而漂浮在湖水上的。島與湖之間搭建一座浮橋,走在橋上會左右搖晃。島上有唐代的建築“錯宗工巴寺”,是西藏有名的紅教甯瑪派寺廟,錯宗寺爲土木結構,上下兩層,殿内主供蓮花生、千手觀音和金童玉女。在大門前左右兩側各有男女性器官的木雕與石雕,相當醒目,表示對生命起源的尊敬。寺前庭院還有石刻的六字真言、白色佛塔、煨桑台、經幡等。由於煙雨濛濛,因此看不到雪山、翠林倒影湖面的景象,相當可惜。
巴松措景區大門
巴松措景區門票販售處
巴松措景區門票
巴松措景區的櫻花林
巴松措景區錯宗工巴寺前的佛塔
巴松措景區指示牌
巴松措湖心島解說牌
湖心島上的石刻六字箴言
錯宗工巴寺前的木雕
錯宗工巴寺前的木雕
錯宗工巴寺前的石雕
錯宗工巴寺前的石雕
錯宗工巴寺的壁畫
錯宗工巴寺的壁畫
湖心島的經幡
湖心島的浮橋
湖心島
巴松措